迎接「生態系」,人人都是創業家
作者 : 黃慧珠(科智所產業組博士生、現任<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JW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與談學者:鄭至甫(商學院副院長、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生態系統成為新創企業家進入市場的起手式。
培養企業家精神,是推動全球城市和國家經濟發展重要的動力,此動力的火車頭更特別依賴來自新創企業家的活力,使得新創業者的數量及存活率,成為檢視市場成長動能重要的指標。那麼,首次創業的企業家,會從哪裡開始他的起手式呢?根據2023年資誠企管與台灣經濟研究院所發表的《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顯示,高達86%的首次創業家在資源缺少,資訊不足的情況下,讓自己和外界交流,握有應對市場手感,是決定後續資金、技術產品、市場定位的重要第一步。接著,關鍵問題來了,如何選定所要交流的組織或個人? 選定後如何鏈結呢?「創生不息: 新創企業與創業生態系統之互動」一文,以新創企業家的角度出發,提出在資源稀缺但又須進行企業成長所需的策略性布局下,企業家在遴選該進入的生態系統時,會清楚地定義目的,以此尋找互補的組合性資源,灌入具支撐性的成長動能。而此種因企業成長所需的資源交流,又更活化多元資源的進入與交換,進而催生該生態系統產生更多連結,使得此種外溢效果,讓創業家與生態系企業體雙方得以共享利益,共同因市場不斷演化而成長,最終,此等夥伴關係不只因利益而結合,終使生態鏈結產生整體質變,讓多層次的演化得以循環發生,而使該依生的生態系統因新創,而生生不息。
你所在的生態系統是否能產生價值,關鍵在於你能定義、辨認所要的資源。
生態系統中的機構及成員,是群聚的結果。群聚有相似性,指向某一特定資源。例如1980年代,美國波士頓的創業催化劑主要是地區的銀行家及教授( Daniel Isenberg,2014) ,以此提供創業家所需的資金及市場知識。21世紀的創業者則以網路,打破區域限制,更進一步進行全球資源串連,例如Wamda在中東與北非地區,以揭露投資報告書,讓創業加速器和天使願意對該新興市場不斷挹注資金。因此生態系不同,就意味指向的某個資源不同,企業家因此必須審慎評估,謹慎地決定進入某生態系統(例如本文個案中豐盛智慧股份有限公司Perkd吸引大型企業合作,進而後續產生花車效應)。最忌諱因為人情壓力,或只是因緣際會,導因為果地加入某些市場(例如本文Viscovery進入中國影音廣告代理市場後,以退出告終),而內耗資源。
在進入某生態系統後,認識關鍵人物,產生有用人脈,此種融入到生態系統內團體的過程,外人實在難以掌握。有幸的是,本文以創意引晴股份有限公司 (Viscovery)以及豐盛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Perkd) 為個案,依時序紀錄了個案在生態系統的演化,篩選並取用關鍵資源,且在成長期外推網路邊界時,運用連結,讓資源高頻度交流,進而完整地交代了企業產生動態競爭能力的過程。更可貴的是,文中以動態組成能力要素 (包括「流程(process)、定位(position)、路徑(path) ),以及動態能力發展流程 (包括「辨識(sensing)、擷取(seizing)、轉化(transforming) )等兩大因素,展現企業不同階段的動態性,讓兩個案具有指路效果。
你必須決定你要的強連結在哪裡。
別忘了,生態系統具有階層性,這通常是描述營養階層 (Trophic level) 的食性關係。為了能夠取得生態系中重要且足量資源,為新創企業產生競爭優勢(Teece David J, Pisano G. , and Shuen A., 1997)是其關鍵,毫無疑問地,新創企業家必須決定專注力的投放點,也因此帶出本文中最讓我激賞的觀點: 即是提醒新創企業家要能決定哪些「強連結」會產生資源依賴,以及哪些「弱連結」會有戰略性布局。
由於「強連結」代表「兩者之間具有直接、顯著的交易關係,對企業營收或營運決策有直接與立即性的影響」;「弱連結」意味著「程度較鬆散的連結關係,對企業營收或營運決策沒有直接或立即性的影響(鄭至甫、康瓈云,2022,p. 91)。」因此,接下來企業家的課題就是,讓強連結產生短期效果,但又不失去弱連結的未來布局,這是策略,更是藝術。但較為可惜的是,在兩個個案中,較少對間接效果,也就是後續成熟期有著墨,使得新創企業家最重要的議題:「存活率」難以在本文中窺見。
對此,筆者僅根據實際產業經驗,以產業角度,透過「由外而內」層次,提出未來在研究上的三大建議。
1. 應更進一步探討新創企業與生態系強連結時間長短,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新創企業家對生態系統的資源依賴 (Hunt and Morgan,1996),特別是在新創時期,是為尋求互補性資產,達到獨特的資源配置。但如前所述,由於生態系統有共生性,共生性進而產生共同性,這也等同暗示,凡生態系統內的成員,將共享類似資源,但這卻反而平整化了新創企業的差異性,若依賴時間過久,將減損新創業者的競爭優勢。
另一疑慮是,一旦資源依賴過深過久,同一生態其他行動者,甚至包括潛在競爭者,容易摸清該新創企業的價值鏈合作業者(例如成員知道是從哪裡叫貨,從哪裡舖通路點),使得技術、產品、服務容易被模仿外,甚至原本難以取代的關係連結,也會被移轉。使得新創難以建立進入障礙,也讓遮風避雨的生態系缺乏遮蔽性。
可見在生態系統內,特別是進入到高速成長期,企業家反而很難在新創期的原生態系裏,保有商業機密或維持遮蔽效果,或許這也部分說明為什麼企業家一定得認真思考,需在不同生態系中有長遠布局,以及適當地操作強、弱連結。
2. 生態系統中的主幹或領導者,決定新創企業的資源流動
在真實的產業狀況,生態系統有點類似像合作社概念,大家意圖在競爭的環境裏,願意以彼特長,補己不足。在這過程中,重點在於彼此得揭露弱項,好迎接對方的強項,進一步產生合作的可能。這時,如果沒有以信任為基礎,此種揭露等於把公司放在危險的地方。所以在生態系統中,由於擔心內部成員現狀被外流,或者某成員用完資源就走,生態系統的主幹或領導者,就擔任了過濾成員的管理角色。因此,新創企業要進到某一生態系統,甚至進行強連結,並非易事,通常這得由生態系統中的領導者首肯,才得成事。
因此,縱然可以理解每個企業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生態系統連結需要,但通常企業家在選擇移動生態系位置時,仍會與原「生態系統主幹」或「生態系統領導者」保持弱連結。此等弱連結並非為汲取多元資訊,更多的是為保護企業家無形資產(如聲譽)。因此建議在未來的新創業者研究中,可研究產業中的生態系主幹與領導者,因為這些網路角色甚至是某產業潛在遊戲規則的訂定者。
3. 從能力吸收觀點出發,需討論企業家如何將外部資源轉換成內部能力的能力
在本文對Viscovery 和 Perkd的個案中,較少看到前述兩企業內部如何「承接」從生態系統帶進來的資源。
新創企業最大的難處在於,人員成熟度低,且公司治理尚未成形,當一下子業務量擴大,往往更放大內部缺點。例如本文中Viscovery 從中國市場撤出後,後來與系統整合商合作,這等於意味著經營模式的改變,企業能力被迫從前期行銷廣告移動到通路經營(相較之下Perkd的台灣市場創業路徑有節奏感,使得企業競爭力有累積性)。學者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在其”吸收能力 : 在學習及創新的新觀點(暫譯)一文中即提醒,新知識在企業內的發展,會有「領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若人員過度依賴以往的經驗路徑,面對新知識,極端反應就是 :「封鎖(lockout)」。為什麼會封鎖? 是因為以往的經驗和技術,未能發展記憶基模,在面對陌生且難以理解的事務時,人員自然會有非我所創 (Not Invented Here Syndrome,NIH ) 症狀,以此排斥新知識,延緩開展新能力,等於預告新模式的產生,會造成內部人員的抗拒,減緩學習曲線。
建議後續研究可以針對新創企業家以及他的關鍵團隊,對於如何進行決策、確定取用哪些生態系統資源、以及到手的資源如何轉換成下一發展階段的新能力,進行個案紀錄,則更幫助有志於新創路上的人。
生態系統對失敗者是不友善的,因為生態環境的建立,就是希望提供存活的資源,若成員無法存活,就等於證明生態系統無效。所以,為什麼該成員願意與新創成員合作? 這是因為一個重要前提的成立:我們認為他有機會成功。如果幫助此一新創,而最終成功,也等於證明此一生態系統發揮功效。因此,太過孱弱的新創,其實難以獲得生態系統企業體的青睞。而<創生不息 : 新創企業與創業生態系統之互動>一文,詳實記錄兩家數位服務創新公司的發展,捕捉在各自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成功關鍵,以此產生漣漪效果,進一步吸引到其他成員的合作意願。最終,透過動態競爭能力因素的拆解,你會發現,此等個案的整理,就如同顯示尋到新大陸的航線圖,而讓那86%充滿勇氣的創業家,最終可尋找到成功之路。
資料來源 :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 (2023)。2023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 https://www.pwc.tw/zh/publications/topic-report/2023-taiwan-startup-ecosystem-survey.html,擷取日期 : 2024年5月12日。
鄭至甫、康瓈云 (2022)。創生不息: 新創企業與創業生態系統之互動,組織與管理,第15卷第2期,Pp.55-112。
關鍵評論 (2020)。專業「天使投資人」的18個標準:如何排除地雷,找到明日之星?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2929,擷取日期 : 2024年5月10日。
Any Mind (2021),AnyMind Group 共同創辦人 Kosuke Sogo 獲選進入Endeavor 的創業家網絡,https://anymindgroup.com/tw/news/press-release/15939/,擷取日期 : 2024年5月12日。
Wamda (2024). About wamd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mda.com/about/ on May 12, 2024
Cohen Wesley M. and Levinthal Daniel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special issu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 and Innovation (March), 35 (1) ,128-152.
Daniel Isenberg (2014). What an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actually 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14/05/what-an-entrepreneurial-ecosystem-actually-is/ on May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