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大商評
人物觀點
拔尖研究
產學對話
拔尖研究
首頁
拔尖研究
2025-03-06
黃嘉威
張卉玟
為什麼 CEO的能力對企業併購至關重要?
併購背後的關鍵力量:CEO的多元技能 企業併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一直是公司擴展版圖、提升競爭力 的重要手段。透過併購,公司能夠迅速進入新市場、取得關鍵資源,甚至創造協同效應(synergy),帶來顯著成長。傳統上,投資人和研究者多半關注併購標的的特性,如企業間的互補性、產業關聯性與交易條件等。然而,本研究從另一個視角切入:併購案的成敗是否受CEO能力影響?
2025-03-05
陳鴻毅
張卉玟
動能效應為何在台灣股市失效?揭示投資策略新方向
動能策略:台灣股市行不通? 你有聽過股票的「動能效果」嗎?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過去表現好的股票(我們稱它「贏家」),未來還可能繼續表現好;而過去表現不佳的股票(我們稱它「輸家」),未來可能還是不好。換句話說,贏家未來還是贏家,輸家未來還是輸家,因此股票的過去成績,似乎可以用來預測它的未來表現。
2024-07-23
朴星俊
魏筱
Business vs. Leisure Travelers, How Travel Purpose Influences Hotel Reviews?
When booking a hotel,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some reviews are glowing while others are critical? The answer may lie in business and leisure travelers' differing motivations and emotional states.
2024-07-23
郭維裕
曾子維
基於相似性(similarity-based)的期貨交易策略
以交易的動機而言,除了大型機構法人的避險交易之外,一般投資人基本上是以獲利為目的,期待從資本市場中賺取價差,產生資本利得,擴大消費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作為儲蓄之用,跨期消費的準備。以經濟學的角度而言,交易即是為了提升效用。
2024-07-23
黃梓桓
張欣綠
開發AI專案好挑戰?先從AI背後的技術堆疊開始
人工智慧(AI)的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工作效率,除了讓業務流程更加自動化,也常被應用於分析、提升數據價值。然而在開發與佈局AI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技術與管理的挑戰,想要完全從頭建立一個AI專案,對很多企業來說門檻非常高,也不一定符合效益。
2024-07-23
簡士鎰
孫嘉薇
當機器人變得更貼心-親密主動的溝通方式改變使用者對機器人的看法
說到人型機器人,一般人的印象應該都來自於美國電影,擁有類似人類的外型,依據指令去完成動作和任務。在號稱「機器人元年」的2024年一開始,學術界和科技業便不約而同發布最新開發的人型機器人。
2024-07-02
鄭至甫
潘博宇
創出機會:新創企業如何與創業生態系統互動而茁壯自己?
新創公司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然而,多數新創公司在起步階段資源有限,亟需尋求外部資源以壯大自身。過往的研究主要聚焦於成熟的新創產業或個別探討創業者與創業生態系統,較少深入探討新創公司如何藉由動態能力與創業生態系統互動以獲取成長動能。
2024-06-28
周冠男
張卉玟
央行放水:2008 年量化寬鬆下的銀行貸款
量化寬鬆(QE)這項由聯準會(通常稱為 Fed)採取的大膽舉措,標誌著應對經濟衰退方式的轉捩點。然而,什麼是量化寬鬆?它如何影響銀行貸款,特別是對那些被認為是風險較高的借款人,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2024-05-30
吳安妮
柴逸晗
多重任務環境下的績效目標設定
在現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往往需要同時發展多種業務,員工必須在多重任務間靈活調換,全力以赴。在這樣的多重工作情境下,如何制定適宜的績效目標引導員工的努力方向,進而實現組織訂定的策略目標,成為管理者當前迫切面臨的重大課題。